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万卷书

人生没有“满分”-关于高考的思考

2022-06-09 人评论

2022年的高考落下了帷幕,在几日的狂风暴雨之后,高考这两天天气特别好,艳阳高中,气温适宜。今天天气再次转入阴雨朦朦,就如同此时的心情。20年前的高考情形历历在目,20年后的今天依然对那年的高考难以释怀。总觉得如果不是大综合发挥失常,会怎么怎么样,总觉得现在这…

2022年的高考落下了帷幕,在几日的狂风暴雨之后,高考这两天天气特别好,艳阳高中,气温适宜。今天天气再次转入阴雨朦朦,就如同此时的心情。

20年前的高考情形历历在目,20年后的今天依然对那年的高考难以释怀。

总觉得如果不是大综合发挥失常,会怎么怎么样,总觉得现在这样的路这样的生活应该不是本来的样子。

我怀揣着这样的情绪艰难度过了大学的几年日子,不主动融入周围,不主动留下过多感情;本打算继续学业,弥补高考发挥失常的遗憾,怎奈现实的生活给了我当头一棒,所以尘归尘,土归土,我跟他们一样,选择了毕业,选择了搬砖。

虽然很多时候安慰自己,如果当时发挥好了,考了不一样的大学,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也未必是自己希望的那样。所以现在有时候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走怎么的道路,只是活在芸芸众生中,喝酒就喝酒,打麻将就打麻将,自身提升几乎为零。

今天早晨看了《云海水母》公众号,谢淘县长的这篇文章,醍醐灌顶,特此分享。

以下为转载内容:


些年总有人问我,你高考分数很高吧?我总是笑一笑不太想回答,因为总觉得是一段不太圆满的经历,不太想去回忆。昨天因为巡考的缘故,在视频监控室看着孩子们奋笔疾书的场景,一些记忆还是涌上了心头。

高考记忆

我之所以羞于回答高考的问题,是因为那年我确实考砸了。

那一年考下来,好几门信心满满的科目,我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了,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无法接受的,是数学也塌了。那几年,奥赛题刷了那么多,平时不管多难的联考试卷,数学都很少低于145,但那次却连140都没上。

1.jpg

我至今还记得塌在哪道题上,并不是最后一道大题,而是第二道计算题,一道明明很简单的三角函数题。在等式运算中两边21/2搞错了,最后结果相差了4倍。评卷时并没有考虑太多过程分,12分的大题只给了1分。

考完跟同学对答案的时候,其实我的心就凉了一截。所以我大抵能理解今年很多考生走出数学考场的心情,尤其第7道构造函数题,我觉得如果不用泰勒展开其实真的不好做。

2.png

出分数那天,我默默捡起了教材书,做好了复读的打算,准备回去继续刷题。因为当时估分报志愿的时候,过于自负,以至于只填报了一个志愿。

阴差阳错的是,那年分数普遍不高,我的分数居然还是上了投档线,虽然没去成理想的专业,但还是如愿去了最想去的那所学校。

小镇做题家

如今,想起这段经历我依旧觉得很羞赧,一方面是难为情,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所获得的这些,可能运气的成分要大于自身的天赋。分数后面,并不代表异于常人的智商,而仅仅是一个“小镇做题家”愚公移山式的执着坚持,一个乡下娃因为自卑而产生的对于自身命运改变的迫切渴望。

现在想起来,为什么大多数的试卷都可以应付自如,并不是自己有多强的学习能力,而是那些年废寝忘食的刷题,所训练出来的对于基本题型的肌肉记忆。就像脑海中构建了一个知识体系网络,或者说一个如大药柜一般的数据库,在每道题目映入眼帘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条件反射,应该从库里哪个抽屉找到药方。而我真正开启对各个学科的学习与钻研,已经是大学以后的事情了。

我后来回忆起高中时代的学习和生活,会想起一个词,叫做“纯粹”。人生中大抵没有任何一个阶段能像那时候一样纯粹,把高考当做一件艺术品一样来雕琢,日复一日。

那段时光,在我身上塑造的是一种过于苛刻的坚韧,以及对于“满分标准答案”的执着追求,甚至忽略了周遭事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沉浸于对完美的苛求中。考第一名的次数越多,身上的压力也越大,实质上,抗挫能力与分数是成反比的。

进入大学后,在群星闪耀的星空里,我渐渐沦为了非常黯淡的一颗。我不像很多真“学霸”那样,可以不必苦行僧般熬夜苦读就可以轻轻松松拿高分。也不像很多优秀的同龄人那样,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开始把时间倾注在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好像仅仅只是他们人生中一个小片段,他们的人生并不在于追求“满分”。

和其他“小镇做题家”一样,我经常陷入自卑,大一的很多时间里,我成天地泡在图书馆的角落里,思考人生的意义。

不过,正是因为后来经历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事情,遇到了那么多各式各样的人,我才发现人生的意义可以那么丰富,有那么多赛道可以选择,并不是一两个维度可以定义的。

但这时候,我真正开始怀念、或者感激高考。

因为高考那条赛道,是真正对于一个乡下娃最公平的赛道,是可以让我满腔热血、赤手空拳闯出来的一条赛道。

公平赛道

这种体会,在我在美国交流学习的那一年是最为深刻的。

那年在芝加哥,这个美国早期的移民城市,我结识了一些少数族裔的朋友,周末经常相约在密歇根湖畔打沙滩排球。交流当中,我深刻地理解他们因为自身肤色所带来的困扰,理解几位印度裔的女生想要脱离种姓制度给他们的人生所带来的枷锁的那种渴望,理解几位黑人朋友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们能走到大学这一步所付出的努力。

那年的圣诞节假期,我住在波士顿的一个华人家庭。那是我真正去了解美国式的“高考”,以及为了准备这个高考,他们所要做的方方面面的准备。

这个家庭里有三个小孩,大女儿(好像叫Sara)以及两个双胞胎弟弟。当时他们把家安在波士顿,就是最希望小孩能上哈佛,几乎是对着学校的要求培养小孩。比如选拔制度里有对于音体特长的要求,Sara的小提琴就是拉得一流的。但后面因为学校对亚裔名额的限制,Sara还是没能去到哈佛,最后去了卡内基梅隆学计算机,虽然在我看来已经是很棒的学校和专业了。那时候,双胞胎还在中学,在学帆船,也是一流的。前几年我听说他们俩双双如愿上了哈佛,真的由衷为他们家感到高兴。

但我时常想起的,是芝加哥的一位黑人朋友,我甚至忘了他的名字了,我只记得有一天他带我去他家,在芝加哥非常南部,我见到了他的父母以及他的庞大的家庭,用一贫如洗来形容是不过分的。

而我永远也忘不了的,是当我驱车穿过那条街区时,门口那一张张呆滞的脸,写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人生可以有另一条赛道。

这几年,体制内的工作让我更加清晰地明白我们所走的道路,以及我们所坚持的方向。社会的大环境也愈来愈理性,高考还是那个高考,但“双减”等政策的出台在力求减轻对于孩子们过度的竞争压力,回归到高考的本质,给孩子们一条尽可能最公平、最透明的赛道。

读书有用

上周在开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会议时,讲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帮扶,我跟同志们讲了一个对我自己影响很深远的故事。

博士期间,有一次我跟老师步行穿过一个天桥下,她的鞋子有些坏了,刚好天桥下有卖布鞋的,我说去帮她买一双。废了好多口舌,我把价钱讲到了一半。但最后,老师坚持要自己付钱,而且是按原价付的。

她说她要跟我讲清楚一个道理:

“我并不是不尊重你辛辛苦苦讨价还价的劳动成果,而是想让你想明白一些事情。

你是从农村出来的,你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但你是幸运的,因为你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从高考这个独木桥上走过来,你拥有了很多同龄人所无法享有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与此同时你也占据了国家和社会所倾注的很多资源。

当你回归到社会的时候,如果你依旧只考虑的是你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甚至跟一些弱势群体去争利,去挤占他们本就不太富足的资源和空间,那你就变成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辜负了国家的培养。

无论走得多远,不要忘了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弱势群体始终葆有发自内心的悲悯,这样你的人生才是活得有尊严的,也是有意义的。”

这些话我是一直记在心底的。

社会上时常有一些议论,包括对于读书人的一些冷嘲热讽,质疑读书有没有用。每每这时,我会想起老师的那番话。我想,读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在看似寻常往复的日子里,让我找回生命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以及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考了多少次“满分”,而在于那每一段经历里,你所经历的成长。在一次次与“满分”失之交臂的同时,你的心智在成熟,你的内心变强大,你渐渐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你渐渐有勇气去抵御外界的纷繁,找回到内心的一份从容。

所以我也想对走出考场的同学们说:人生没有“满分”,但你可以在自己选择的赛道上,勇敢地活出自己的精彩。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微信扫一扫